Leapfrog 2024 发布说明
Seequent自豪地推出Leapfrog 2025.1,这是Leapfrog的一个里程碑版本。
最新版本提供了功能丰富的高质量版本,与我们在土木工程和环境行业内领先的3D地面建模解决方案同义。
Leapfrog 2025.1增强了横截面功能,以便与利益相关者和同事更轻松、更准确地沟通地面状况。无论体积是通过地质模型、导入或拉伸网格建模,都能将标准化分类等信息与体积关联起来。
我们邀请您探索下面的内容,深入了解我们的特色视频,并联系您当地的Seequent团队以了解更多信息。
1 Leapfrog的特性和功能
1.1 具有更新结构趋势的更佳模型
理解矿体的构造控制与复杂性是进行任何地质解释的基础步骤。Leapfrog的构造趋势功能可用于数值插值、侵入体插值和指示函数插值,能够将解释结果更有效地转化为符合地质逻辑的几何模型。虽然没有模型是完美的,但一个具备构造信息的模型可以更好地帮助理解矿化作用、连续性或不连续性,并最终用于识别新的找矿靶区及资源钻探的区域。
自构造趋势功能推出以来,它在使隐式建模得到地质意义和实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例如内部工作机制不够清晰。
在Leapfrog 2025.1中,我们对构造趋势的可用性、可视化和数据处理进行了重大改进。
这些更新不仅提供了更精确、统一的数据展示方式,还通过减少试错所需时间,优化了工作流程。这些改进体现了我们持续推进Seequent核心建模能力的承诺,以确保其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构造趋势类型与兼容性
以往,生成一个“良好”的趋势模型往往需要一定的试错过程。在趋势类型和兼容性方面虽提供了多个选项,但使用不同选项可能带来的影响和结果并不明确,且缺乏足够的信息来判断所选输入数据与选项的适配性。
Leapfrog的设计理念是通过智能默认设置和可快速验证的算法,提供科学严谨且直观的工作流程,并配合出色的可视化功能。为了更好地契合这一核心原则,构造趋势功能进行了以下更新:
趋势类型选择:在第一步中为用户提供每种趋势类型的简要说明。
更改趋势类型:用户若希望测试不同的趋势类型,可通过后处理选项在不同趋势类型间切换,而无需重新创建对象。
对话框设计:一旦选择了趋势类型,仅显示与该类型相关的控制项和设置。这一设计消除了之前用户可能会修改但实际并未被趋势算法使用的参数所造成的困扰。
弃用冗余功能:随着Leapfrog产品的发展,一些功能已不再适用。构造趋势中的“版本1与版本2兼容性”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版本2中引入了改进的数据聚类方法,更加稳定且具有可重复性,已作为默认设置使用了一段时间。然而,出于对现有项目与工作流程兼容性的考虑,过去无法移除版本1。如今这种限制已不存在,因此可以对这一冗余选项进行清理。
从Leapfrog 2025.1版本开始,新建的构造趋势将不再提供“版本1兼容性”选项。然而,将项目升级至Leapfrog 2025.1时,已有的“版本1兼容性”构造趋势将会被保留。
当在Leapfrog 2025.1中打开一个已有的版本1构造趋势时,聚类选项卡中会显示一个下拉菜单,其中显示为“版本1”。您可以选择保留此设置,系统将不会进行任何更改。
如果您将兼容性更改为“版本2”,则版本2的聚类参数将变为可用。点击“确定”以应用此更改时,系统将弹出最终确认提示,因为该更改一旦提交,将无法撤销。

构造趋势中的数据处理
在Leapfrog 2025.1中,每种输入数据类型现在都可以应用查询过滤器。虽然这是一个较小的更新,但当需要使用数据子集作为构造趋势输入时非常有用。
最显著的变化是新增的“聚类”参数。聚类是指通过算法从输入数据(接触点或构造盘)中计算局部方向,并将其归类为方向相似的集群。这个聚类过程,在此前的相关说明中被称为“域划分(domaining)”,一直是构造趋势处理流程的一部分,尽管之前并未对用户开放控制项。
此外,Leapfrog过去也没有明确说明,聚类虽然属于构造趋势的一部分,但它是针对所应用构造趋势的表面或模型的输入点进行处理的,而聚类结果会对所建表面产生显著影响。
聚类控制的价值,最能体现在将构造趋势应用于含有多种数据来源的表面时。例如,将稀疏的勘探数据与密集的资源数据结合使用于数值模型中。以往,由于聚类参数被硬编码且不可调节,这种不同数据密度的组合往往会在模型体中产生不必要的断裂,即便使用了构造趋势来增强断裂之间的连续性,这种问题也难以改善。而这些问题无法通过调整构造趋势或表面插值中的任何可用设置来解决。
现在,聚类参数可以根据模型的输入数据集进行优化调整。以一个包含128,567个输入点的数值模型为例,可将构造趋势的最小聚类规模设置为1,285(占输入点的1%,此比例为内部测试推荐值),最大聚类规模设置为12,857(占输入点的10%,同为推荐值)。
将一致性阈值设为0.6(基于内部测试推荐)可以在聚类之间获得95%的一致性。这些设置将生成一个更具连续性、且更符合地质解释和构造趋势的建模体积。

调整参数前的构造趋势聚类

调整参数后的构造趋势聚类
——体积更加连续,聚类数量更少。
构造趋势的可视化
在构造趋势的各向异性可视化以及聚类可视化方面,Leapfrog 2025.1进行了多项改进。
一旦将构造趋势应用于某一表面或模型,即可通过提取聚类信息并在输入数据集上进行评估来实现聚类的可视化。将聚类信息可视化于输入点上,有助于对构造趋势和聚类参数所生成的结果进行比较和验证。这也可以用于更深入地理解在其他因素(如趋势类型和表面插值方法)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数据集在聚类方面的表现和影响。

新版引入了可自定义的构造趋势可视化方式,替代了旧版中固定的10×10×10网格。这一增强功能提供了更准确、更直观的趋势展示,并可匹配输入数据的实际范围。
构造趋势现在可以在特定域内进行可视化,并支持自定义网格设置。此外,也可以使用块体模型作为网格来指导构造趋势的可视化。
可视化选项包括方向信息和强度(strength)。
强度参数描述了趋势在最大方向和中间方向的强度相对于最小方向的增强倍数。强度将影响不同趋势类型中,输入数据在构造趋势融合过程中的相对权重。具有更高强度值的输入数据会对趋势融合产生更显著的影响。

1.2 立体投影图(Stereonets)的改进
随着来自岩芯、野外和工作面测量的构造测量数据数量与类型的不断增长,以及机器学习与其他岩芯扫描和处理技术的发展,构造数据的体量将持续增加。然而,由于软件中功能和特性有限,用户往往难以有效提取和利用这些数据。
在Leapfrog 2025.1中,我们对立体投影图功能进行了多项改进,以提升用户体验,并支持对日益丰富的构造数据进行分析。这些改进包括:
面板、控件和图例的布局经过重新设计和优化,使交互更加便捷和直观。
从导入的数值列(如置信度、钻孔支撑信息、记录深度)中提取的数值数据,现在可以在立体投影图中进行可视化,并支持编辑颜色映射(colormap)。
1.3 更高效的模型更新——使用折线(Polyline)进行工作面测量
折线追加(Polyline Append)
在Leapfrog 2024.1引入折线属性功能的基础上,Leapfrog 2025.1进一步优化了折线的使用方式,增强了测量数据在模型中的集成能力。
导入多个折线文件通常会快速带来数据管理上的困难,每组新的测量数据可能会生成数百条折线。管理这些数据不仅耗时,还需要大量手动操作,尤其是在需要创建新查询过滤器以用于后续建模时,工作量更为繁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可以通过文件将折线追加到现有对象中,从而将测量数据作为一个折线对象统一管理于Leapfrog项目中。因此,模型更新流程变得更加简化,可显著节省时间和操作成本。
折线导入器现在会显示导入过程中将创建多少条新折线的计数信息。此外,“Annotation_id”字段将自动识别为折线分隔符,大大加快了使用Rock Mapper创建的测量数据的导入过程。

更智能的属性表
通过增强的属性表功能,编辑和添加新属性变得比以往更便捷。现在可以直接在表格中进行编辑,无需经过场景类别的选择流程。
属性表可以从形状列表的属性中打开,并会自动高亮显示感兴趣的行,支持快速在表格中进行编辑或添加新数据,包括新增不同数据类型的完整列。

可选的折线切线(Tangents)
切线虽然在调整模型表面时非常有用,但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需要。如果在不需要的情况下仍自动生成,不仅会增加额外的操作步骤,也容易引发用户的困扰。
在本版本中,我们新增了一个绘制折线时不生成切线的选项,允许用户在数字化折线时选择不生成切线,从而避免事后手动删除。此选项的默认设置也可在Leapfrog的设置中进行配置,路径为:Scene/Editors。
此前,从文件导入的折线默认会自动添加切线信息,这可能导致模型结果不符合预期,因为方向信息常常不准确。现在这一行为已被移除,导入的折线将不再默认添加切线。
在编辑折线时,其他折线往往会干扰场景视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在折线编辑模式下也可以切换查询过滤器(Query Filters),以便更清晰地查看和操作所需折线。

1.4 数据准备、可视化与分析
合并点集(Combine PointSets)
在实际项目中,不同来源的数值数据通常以不同数据类型导入Leapfrog项目(例如:钻孔区间数据和独立点数据)。过去,要将这些数据合并用于后续建模流程,用户常常需要手动处理,并不得不在Leapfrog外部(如Excel)完成合并,这不仅繁琐,还容易出错。
现在,Leapfrog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合并点集”选项,使得数据准备更加灵活、全面,避免跳出软件操作,同时减少数据处理中的潜在错误。
例如,在数值建模或资源建模工作流中,用户往往只能选择“点数据”或“钻孔区间中点”作为输入。在某些情况下,虽然可以将附加值添加到模型中,但无法对这些合并输入值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或应用过滤器。
现在,这一合并流程已被简化为两个步骤:
从区间数据中提取点值;
合并多个点集,创建统一数据集。
不仅大大加快了建模所需的数据集准备速度,而且新生成的数据集具备与标准点表相同的使用灵活性。
新合并点集支持以下数据源:
任意导入的点数据表;
孔内点(Downhole Points);
区间中点(Interval Mid Points);
点网格(GridofPoints)。
合并构造数据(Combine Structural Data)
与点数据集类似,构造数据集也常常来源于不同的数据源。例如,岩芯编录数据与地表或工作面测量数据分别导入到Leapfrog项目中,并分别保存在“钻孔数据(Drillhole Data)”和“构造建模(Structural Modelling)”文件夹中。
此外,随着矿山生命周期中数据采集技术的演进,构造信息也可能以不同的表格形式被记录和存储,例如:早期的手动编录数据与后期通过自动裂隙检测与分析技术生成的测量数据。
当这些数据集需要作为单一输入参与后续建模流程时,Leapfrog现在提供了一个合并构造数据集的新选项,无需跳出软件即可实现数据整合,从而提升工作效率,避免外部处理带来的复杂性与潜在错误。

测量数据分析
Leapfrog 2025.1在分析测量数据功能上进行了增强,旨在从钻孔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洞见,并生成相关派生数据,以支持钻孔测量分析和钻孔规划等活动。
对测量数据表进行计算和统计的组合,允许用户对测量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例如狗腿严重度(Dogleg Severity, DLS)分析。用户不仅限于单一因素的分析(例如仅使用“数值类别”选项中的某一因素),而是可以将多个因素结合起来,如方位角(orientation)、倾角(dip)以及距离某关键地质元素(如预定采场或断层)的距离,进而深入了解哪些条件组合会导致较高的狗腿严重度。
例如,可以使用嵌套的If语句判断哪个罗盘方向(如西南SW、东南SE等)具有最高的狗腿严重度,以及距离断层面的远近对狗腿严重度的影响。将测量数据标记上岩性代码,则能提供额外的地质背景信息。

通过快速查看统计结果,可以对哪个罗盘方向出现较多高狗腿严重度测量值形成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识别潜在的异常离群数据。

按照惯例,狗腿严重度(DLS)通常以每30个距离单位的偏角度数来表示。但对于需要不同单位长度值的用户(例如美国常用的每100英尺偏角度数),测量数据表中新增了一个配置狗腿严重度单位长度的新选项,方便用户根据需求调整单位设置。

更多表格支持计算功能
计算功能具有普遍的实用性,在可能且合理的情况下,更多表格将支持创建计算列。Leapfrog 2025.1中,以下表格新增了创建变量列、数值列和类别列的计算功能:
钻孔口(Collar)
钻孔内线性构造(Downhole Lineations)
钻孔内构造数据(Downhole Structural Data)
线性构造(Lineations,结构文件夹)
构造数据(Structural Data,结构文件夹)
相关集(Correlation Set)作为场景过滤器
相关集可用于3D场景中的数据过滤,提供了一种快捷简便的方式来展示相关视图中分析的数据。用户可以从场景属性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相关集过滤器,支持以下数据类型:
钻孔口(Collars)
区间数据(Intervals)
构造数据(Structural Data)
筛选数据(Screens)
复合数据(Composite Data)

在相关视图中可视化十六进制颜色(Visualise Hex Colours)
颜色是地球科学数据的基础组成部分,且随着岩芯照片采集技术的发展,颜色数据越来越多地被自动生成。颜色信息有助于识别岩石类型、矿物成分和蚀变等变化。例如,Imago岩芯托盘的主导颜色。
在相关视图(Correlation Tab)和3D场景中,将颜色信息与化验结果、岩性编录和孔内地球物理数据一同可视化,有助于建立和更新解释表,有时也能辅助判断模型中的接触面位置。

区间选择验证检查(Interval Selection Validation Checks)
在过去的多个版本中,当重新处理钻孔数据时,区间选择的验证检查变得更加灵活,以确保基于区间表的区间选择编辑能按预期工作。最初版本中,改进包括对区间“起点(from)”和“终点(to)”匹配增加容差,并处理区间被拆分的情况。
在本次版本中,我们新增处理数据中相邻区间合并的情况,例如重新编录(relogging)后。只要新合并区间的起止点与之前的相邻区间匹配,且这些区间拥有相同的区间选择代码,则该区间选择将被保留。

此行为在Leapfrog 2025.1版本中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设计文件可视化改进
对处理设计文件导入的代码进行了必要更新,其中包含对设计文件可视化的一些改进。观察发现,某些设计文件,特别是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设计文件,在Leapfrog中的可视化更为清晰,重叠线条显著减少。
此外,之前在MicroStation中能正常打开但在Leapfrog中会报错的文件,现在在Leapfrog中也能正常打开了。还有一个之前存在的问题是:在MicroStation中被拉伸到特定高度的对象,导入Leapfrog时会出现错误,该问题也已在此次更新中解决。
1.5 简化模型更新—纹脉(Vein)编辑
纹脉编辑的导入方式更新得更符合区间选择编辑的导入流程。在Leapfrog 2025.1中,纹脉编辑的导入支持三种选项:
导入新的编辑,并删除所有现有的编辑
导入新的编辑,与现有编辑合并,对于新旧岩性中都存在的编辑,覆盖旧有编辑
导入新的编辑,与现有编辑合并,对于新旧岩性中都存在的编辑,保留旧有编辑,忽略新的编辑

Leapfrog 2024.1

Leapfrog 2025.1
Leapfrog 2024.1中的纹脉编辑与Leapfrog 2025.1的纹脉编辑对比示意图
本版本还包含了一个小改动:当边界设置更新时,保留纹脉中点编辑(mid-pointedits)。当边界设置变更导致某些编辑变为无效(例如引用了不存在的点),这些编辑现在会被保留,以便当边界设置恢复到原始状态时,编辑仍然存在并能重新应用。

1.6 与剖面图高效沟通
长剖面上的正交投影或示意投影(原称“缩放”投影)
在Leapfrog 2025.1之前,钻孔、计划钻孔和折线仅采用“示意投影”(原名“缩放”投影)方法渲染到剖面图上。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投影方式会导致与正交投影的常规点不对齐。虽然示意投影在视觉上较为美观,但它可能并不准确反映数据的真实位置。
当这种投影方式无法满足剖面图的预期用途时,用户需要额外工作,将组成长剖面的折线进行离散化处理。
现在,Leapfrog 2025.1新增了一个选项,允许用户在示意投影和正交投影之间进行选择,将主动权还给用户,避免了许多用户之前面临的大量手工调整工作。
在Leapfrog 2025.1中,钻孔、计划钻孔和折线均可选择投影方式。未来的版本将支持更多数据类型使用该选项。
示意投影(Illustrative Projection):此选项在长曲线剖面上可能精度不足,但能无缝融入剖面布局,便于直观显示非垂直钻孔和线条。非常适合用于与管理层沟通和面向非技术受众的可视化报告。
正交投影(Orthogonal Projection):此选项确保非垂直钻孔和线条在长曲线剖面上的准确投影。尽管显示效果可能不够平滑,但能保证投影符合定义,为用户与承包商及技术相关方安全共享数据提供保障。

最小距离标注
在Leapfrog 2025.1中,新增了一个名为“显示符号(Showsign)”的选项,用于在最小距离标签上标注正负号,以显示该距离相对于剖面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最小距离表示数据中任意部分与剖面最近的距离(例如,如果折线或钻孔轨迹穿过剖面,最小距离则为0米)。对于垂直钻孔,这个距离的意义明确且易于理解;但对于倾斜钻孔,距离可能难以解释,此时条带视图能提供更好的上下文。

页面尺寸预设选项
在Leapfrog 2025.1之前,列表中缺少一些常用页面尺寸预设,例如美国常用的11”x17”(Tabloid或ANSIB),只能手动自定义。自定义页面尺寸时,常需要进行英寸到毫米的换算,而且无法保存自定义尺寸。
为了简化操作,新增了以下页面尺寸预设:
Tabloid(ANSIB)(279.4x431.8毫米)
ANSIC(431.8x558.8毫米)
ANSID(558.8x863.6毫米)
ANSIE(863.6x1117.6毫米)
1.7 多维属性解锁新工作流程
基于Leapfrog 2024.1的基础,新增了多项功能,改进了在Leapfrog中如何创建体积或网格上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如何在Leapfrog项目或其他应用中被使用。
体积属性的方向信息
此前,体积属性表仅适用于地质模型和数值模型。该功能允许用户手动创建新的列,并为模型中每个体积赋予相应的数值。

Leapfrog2024.1
对该表格进行了一些小但非常实用的改进,且后续还会有更多更新。首先,你现在可以通过点击功能区上的图标或使用快捷键Ctrl+O,一次性生成方向列,包括倾角(Dip)、倾向(Dip Azimuth)和倾斜角(Pitch)。生成方向列后,可以利用场景中的移动平面工具快速生成方向值。
在三维场景中可视化感兴趣的体积,然后绘制移动平面来表示该体积的大致方向。还可以通过场景中的控制柄进一步调整移动平面(例如,可能需要更具体地更新倾斜角)。当移动平面调整满意后,点击希望分配该方向的体积。

在Leapfrog 2025.1中,记住当你点击并拖动多选多个单元格后,再点击其中一个单元格时,可以批量更新所选单元格(只接受唯一输入,不支持多个不同输入)。例如,你可以利用此功能为多个体积赋予相同的属性值。

网格的属性表
Leapfrog 2025.1将属性赋予功能从折线和建模体积扩展到了“网格”文件夹中的网格。建模体积上的属性赋予存在一些限制,而将属性赋予提取到“网格”文件夹中的网格则解决了这些问题。
例如,当给地质模型或数值模型中的体积赋予属性时,整个体积及其所有网格部分都会被赋予该属性。无法生成针对各个独立部分需要特定信息传达的区分。要区分网格部分,必须将各个部分提取并命名,这不仅耗时,还会导致项目中出现大量不必要的网格数据。
现在,属性可以应用于“网格”文件夹中的静态网格和挤压网格。

网格部分可以被赋予数值、类别、日期和文本类型的信息。这些属性可以在场景中进行可视化,并且在适用时可以通过编辑颜色、显示过滤器和值过滤器进行属性筛选。
此外,还可以创建查询过滤器,并且表格列配置可以复制到任何合适的网格中,这在为多个网格记录类似属性时节省了大量时间。基于属性信息的过滤器可以用于在三维场景中过滤网格部分。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以支持将这些过滤器作为优化输入数据流程的一部分使用。
连续性的最大趋势是每个体积中非常重要的信息,或者可以通过共有方向来表示的体积。有关该信息如何传递及赋值的半自动化方法,请参见第6.1节的详细说明。

挤压网格
挤压网格在Leapfrog中较为独特,它是由折线外推生成的曲面或体积。以前,当使用带属性的折线作为挤压网格的输入时,属性数据不会传递过去,导致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之间的信息丢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复制折线并编辑以提取各个部分,同时还需要使用命名规范来传递信息。
现在,属性信息可以直接从折线传递到挤压网格,无需额外操作。挤压网格的属性表提供了与折线属性相同的数据可视化和过滤功能。

2 用户界面与交互
美观且易用的界面交互始终是Leapfrog产品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Leapfrog 2025.1包含多项改进和调整,确保用户能够持续体验Seequent软件带来的最佳使用感受。
2.1 Leapfrog 2025.1快速入门
Leapfrog 2025.1对“快速入门”流程进行了调整。虽然界面外观有所不同,但整体流程保持一致。
下载并运行Leapfrog 2025.1安装文件后,会弹出一个新对话框,要求输入账户邮箱。在这个阶段输入邮箱后,Leapfrog会执行一些必要的检查,为后续步骤做准备。

对于已有Seequent账户的用户,接下来的步骤会很熟悉。如果尚未登录SeequentConnector(如果你之前使用过Leapfrog的老版本,这种情况较少见),系统会自动打开浏览器窗口,要求用SeequentID登录;如果已登录(更常见),则会跳过这一步。
随后,选择组织、团队、产品及扩展的步骤有所变化。此前,这一步是在浏览器中完成的;而在Leapfrog 2025.1中,这一操作直接在Leapfrog软件内进行。两个对话框中的选项和内容保持完全一致。

这一改进使得从单条带属性的折线生成简单体积成为可能,这在各种地面工程中是非常常见的需求。

对于已有的Bentley账户,变动较小,只会注意到界面上的一些细微调整。

2.2 性能提升
隐式建模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插值过程。Leapfrog在许多功能中使用了不同的插值方法。例如,侵入体表面使用线性或椭球插值函数;插值也被用来将模型结果回映到数据上(例如,将地质模型评估到一组点或钻孔数据上)。
在Leapfrog 2025.1中,特别针对径向基函数(RBF)及相关技术的性能和行为进行了优化。这些技术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调整;在数据丰富的地下建模环境中,关键问题是如何更快更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此次更新针对椭球插值函数开发了FastRBF™的一个迭代版本。测试结果显示速度提升了约20%,意味着椭球插值函数的运行速度约提升20%。
实际上,这并不意味着更新Leapfrog模型或项目的整体处理时间都会提高20%。由于每个项目和模型各有差异,无法预测具体表现,因此并非所有情况都会有如此明显的加速。但在某些场景下,速度和性能的提升会非常显著。
2.3 在文件夹间移动网格
新增的菜单选项“移动到文件夹(Moveto Folder)”解决了用户在管理Leapfrog项目树中大量网格时遇到的难题。之前通过多选后拖拽移动的方法比较繁琐,尤其是在目标文件夹位于项目树“视口”之外时操作不便。
在Leapfrog 2025.1中,你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网格,然后直接选择目标文件夹,从而实现更流畅高效的工作流程。此外,系统会检查所选对象是否允许被移动到目标文件夹,且用户在确认移动前可以查看目标文件夹的内容,确保操作的准确无误。

2.4 颜色设置
颜色映射和图例是解释复杂数据的强大可视化工具。颜色编码也可以在公司内部实现标准化,用于绘图和沟通。
最新的改进确保了数值型和类别型的颜色映射在项目内部及跨项目之间保持一致,确保无论在哪里查看,数据的显示效果都相同。
导入和共享类别颜色映射
之前,颜色映射的共享和导入仅限于数值型连续和离散颜色映射。在Leapfrog 2025.1中,类别颜色现在也可以像数值颜色映射一样导入和共享。
一旦导入或共享了一组颜色,该颜色集将被添加到项目树中的“共享颜色映射(Shared Colour maps)”文件夹,并可应用于任何类别型数据集。
这是一个显著节省时间的功能。之前,在项目内或跨项目实现类别颜色标准化,需要手动从颜色选择器中逐个选择颜色,对于大型数据集来说非常繁琐。

之前

现在
颜色映射显示的默认行为
当共享颜色映射被分配给项目树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集时,颜色映射会立即作为形状列表中的显示选项自动更新。之前,新颜色映射虽然会出现在下拉列表中,但必须作为后续操作手动选择。
这一更新同样适用于未在场景中的对象;一旦添加,默认会使用新分配的颜色映射。
联系我们
中仿岩土软件区域负责人联系方式:
张经理:17621192152【上海、浙江、广东、广西、海南、江西、福建】
丰经理:17521145176【北京、河北、天津、山东、山西、安徽、江苏、河南、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
许经理:18971301365【湖北、湖南、四川、重庆、宁夏、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青海、西藏】
公司电话:021-80399555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九新公路1005号临港松江科技城中仿大厦(201615)
电子邮箱:info@cntech.com
客服热线:400-888-5100
技术交流(QQ群):534132040(GeoStudio),346550371(Rocscience),870585197(Leapfrog)
购买咨询(微信):请用微信,扫一扫